以下是丛中老师督导的案例:《一直被人讨厌的宝宝》
直播中涉及的13个精神分析重要名词解释
直播时间:2025年7月16日
1. 早年创伤与母婴阶段
解释:弗洛伊德将人格的第一阶段—“口欲期”和“肛欲期”(合称“母婴阶段”)视为依恋与自我控制的关键期。婴儿在此阶段若经历母亲不稳定的照顾,就可能在成人后表现为不安全感或强迫型人格。
2.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解释:儿童3–6岁时,对异性父母产生潜在的爱恋与对同性父母的竞争情绪。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可在后续人际或性困扰中重演。
3. 本我、自我、超我 (Id, Ego, Superego)
展开剩余89%解释:人格由本我(本能冲动)、自我(现实调节)和超我(道德审判)三部分构成。冲突即发生在这三者之间。
4.肛欲期阶段(Anal Stage)
解释:弗洛伊德认为肛门期如厕训练过严或过松,会在儿童人格中留下“自我控制”或“反叛”模式,未来表现为强迫症状或放纵行为。
5. 防御机制——投射 (Projection)
解释:将自己无法承受或识别的冲动、情感归咎于他人,以减轻自我焦虑。
6. 现实检验能力 (Reality Testing)
解释:自我功能之一,用来区分内在想法与外部现实,判断信念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7. 精神动力学与动因 (Psychodynamic Motivation)
解释:聚焦潜意识中未满足的愿望与需要,认为症状本质上是这些深层动因的外在表现;与“平摆式”现象学相比,更强调“为什么会这样”。
8. 治疗关系与共情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 Empathy)
解释: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不仅是支持性因素,也是治愈机制的核心。
9.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
解释:关注个体如何在早年与“重要他者”(母亲、父亲)建立内心表征(“客体”),以及这些表征如何影响后来的亲密关系与自我感。
10. 潜意识(Unconscious)
解释:那些被压抑、尚未进入意识的愿望、冲动与记忆,却持续影响情感与行为。精神分析的治疗目的之一,就是将它们带入意识。
11. 目的论视角(Teleological Perspective)
解释:不只是描述症状的外在表现,更要理解症状背后“为了什么”——它们在满足来访者某种深层需要或转移焦虑时所扮演的“角色”或“目的”。
12. 家庭治疗视角(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解释:将来访者视为家庭系统的一部分,关注全家互动模式如何维持或加剧个体症状,并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促进个体成长。
13. 转移与反转移(Transference & Countertransference)
解释:
转移:来访者将原生家庭中的感情、期待,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如将治疗师当作“好妈妈”或“严厉父亲”)。 反转移:治疗师对来访者投射的情感反应或个人主观情绪。推荐学习25年大咖督导教学,又称督导示范教学,是壹心理旗下咨询师之家APP平台的王牌课程之一,是“100场大咖督导系列课程”的第6期。6年来,咨询师之家分别连续推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大咖督导示范教学课程。截止当前累计已有超28万人次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从业者报名学习。
一、课程亮点:1.大咖坐镇每年10+位大咖,传授丰富临床实务经验2.流派多元10+个领域,多元视角应对咨询难题3.案例丰富每年60-100场案例直播,涵盖各类咨询个案场景4.签名证书每年100h学习证书,平台+督导签名双认证
二、授课师资:集海内外17位资深心理咨询大咖授课,分别是:
张海音 医学博士 童俊 主任医师、精神病学教授 仇剑崟 主任医师、IPA认证精神分析师 张沛超 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 徐勇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丛中 精神医学博士 沈家宏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陈发展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孟馥 临床心理科主任 赵旭东 精神科医师、医学院教授 刘军 注册系统督导师 杨发辉 认知行为治疗督导师 徐凯文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 严和来 临床心理学博士 费若朴 哈科米中国研究院总监 曼维拉 哈科米加州研究院理事 乔治·艾斯曼 哈科米联合创始人*排名不分先后
三、授课形式:(一)直播+回放形式
大咖督导教学是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向学习者展示督导师对咨询师开展的真实案例督导过程,督导师从专业视角帮助咨询师梳理咨询脉络大方向和工作重点等,解决咨询卡点,同时向学习者传递咨询经验。
(二)督导+研讨+答疑
大咖督导教学直播每场1.5小时,其中50分钟是案例呈报和督导时间,后续是案例研讨、答疑时间。
(三)特设季度主题直播
25年将开展60场,并在每个季度设置主题直播,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相关咨询思路,同时获得更多与大咖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互动的机会。季度直播让课程形式更加丰富,不像单个案例的深度解析需要每位学习者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而是一个总结、归纳、和梳理的过程,帮助学员缓解在繁忙的咨询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焦虑。
(四)专属配套课后练习
我们在25年联动AI练习室配置督导课后专项练习,通过AI对练增强知识吸收,并配置AI带练直播,助你逐步提升实操水平。
(五)学员观摩个案
如果你是心理工作者,可以参加观摩个案督导学习,在直播间讨论、提问、积累知识。
(六)提供免费受督机会
如果你在接个案,也可以呈报案例给督导师,案例被老师选中可接受大咖老师的免费督导,让大咖给你指点迷津。
四、报名方式:可以在咨询师之家APP首页 -【督导教学】进行报名
咨询师之家——心理助人者成长与督导平台咨询师之家,是壹心理旗下专注于心理咨询师成长与督导的专业平台,自2020年起深耕行业,致力于效力于心理咨询专业技能培训。
平台课程与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心理从业者的成长路径,提供大咖督导示范、咨询案例观摩、朝阳计划系统成长、流派进阶课程、资深专业督导、AI辅助工具、社区交流等多元课程与服务,全方位助力心理咨询学习者与从业者提升咨询胜任力。
咨询师之家服务对象包括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医护、教师、社工等心理行业人士,无论是想入行心理咨询的爱好者,还是起步阶段的新手咨询师,或是进阶发展的专业人士,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支持。
截至2025年,已有超50万名心理咨询师加入咨询师之家。我们正成为中国心理咨询师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核心阵地,为行业培育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心理工作者。
咨询师之家——为用户提供隐私安全保障和保密协议(1)咨询师之家APP采用:电子保密协议签署技术、实名认证、阿里云保密技术、视频水印技术、认证资料保密技术(专人审核,保密权限)、截屏录屏封号技术等信息保障技术,守护用户隐私安全。
(2)课程中涉及咨询案例遵循伦理保护
咨询师之家APP对于因教学需要,涉及咨询案例的课程,采用以8大下流程与技术支持保证信息安全:
1.案例涉及来访者提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视频水印;
3.截屏录屏行为系统自动封号;
4.禁止电脑观看,唯一学习入口为手机/平板下载咨询师之家APP;
5.设置学习门槛,课前必须完成实名认证、资质认证,上传证明材料才可解锁相应课程。认证材料包含:心理咨询师、教师、医护、社工、心理治疗师等相关培训证明/学历(含在读)/工作证明;
6.尊重案主本人意愿,课程直播、回放均征得案主同意上传,并告知可观看人群范围;
7.通过让案主佩戴口罩、调整拍摄视角、化名、敏感词筛查技术等方式,避免来访者个人信息泄露;
8.风险情况筛查,参与课程扮演、示范人员均排除精神病史、自伤自杀想法及其它严重心理问题、身体疾病。
(3)用户认证信息保护
平台实行实名制,真实可靠; 咨询师之家采用阿里云保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咨询师之家——“机器人+AI+人工”多重客服响应在咨询师之家,我们建立了多层次客服体系,确保用户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随时获得支持:
客服机器人:7×24小时在线,快速解答常见问题,帮助你及时找到解决方案。 AI助手:依托平台的智能知识库,提供更精准的学习引导、课程推荐与功能说明,让你的问题不仅能被回答,还能获得延伸的学习路径。 真人客服:由平台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处理复杂问题和个性化需求,确保在涉及学习、支付或售后等环节时,你能得到高效、贴心的解决方案。这种“机器人+AI+人工”的协同模式,无论是课程学习、账号使用还是售后咨询,用户都能在咨询师之家获得及时、专业、温暖的服务保障。
更多内容,推荐下载【咨询师之家APP】学习
请在手机/平板应用商店或APP Store搜索:“咨询师之家” 下载App
心理咨询师从0入行、技能进阶、入驻接单,尽在咨询师之家APP!
发布于:广东省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