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文图】今年9月26日至28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河南投洽会)将在郑州开幕。作为大会承办方,郑州市除承担嘉宾邀请、会展组织、会务保障等基础工作外,更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产业创新合作,将策划举办5场重磅活动,为投洽会打造“对外开放窗口”与“产业合作平台”,借此强化郑州与欧洲、东盟的深度链接,并推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零售等优势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滔介绍,本届投洽会期间,郑州将主办“中国(河南)—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和“郑州国际金融发展对话暨中国(河南)—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两场高规格对外开放活动,以及“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合作交流”“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和“新零售发展合作交流”三场产业合作活动。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王滔解释,是基于国际背景与郑州现实发展的双重考量:“2024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与此同时,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郑州近年来持续扩大开放、加速产业转型,正需要这样的平台来深化国际合作。”
郑州与欧洲、东盟的合作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有扎实基础且前景广阔。
物流通道,是郑州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依托“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郑州已构建起辐射欧美亚三大洲的立体化国际物流网络。其中,“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合作论坛,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也在加快布局。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突破1.5万列,覆盖40个国家140多个城市。
在重大项目方面,中国—匈牙利(郑州)国际合作与产业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已揭牌运营,航空港区与碧迪医疗、华润医疗签约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落地“一总部一中心两基地”。东盟国家目前已在郑州投资企业47家,投资总额达38亿美元,注册资本33.5亿美元。
贸易往来更是持续升温。2024年上半年,郑州实现进出口总额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总量占全省2/3、居中部城市首位。其中欧盟和东盟已成为郑州最大的贸易伙伴。
多个产业爆发式增长,成为郑州举办三场专项活动的底气所在。
最引人瞩目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王滔透露,2024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2.58万辆,是2021年(4.67万辆)的13倍以上,全市汽车总产量也实现翻番,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人工智能同样发展迅猛。郑州不仅将其纳入20条重点产业链布局,还设立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郑州大学、中船713所、宇通集团、汉威科技等在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消费与新零售方面,郑州的表现同样不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37.4亿元,同比增长6.6%。郑东万象城、丹尼斯大卫城等商业体表现活跃,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巴奴火锅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从郑州走向全国。
链接全球资源,有助于推动产业与城市共同进化。
通过5场重磅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拓展郑州与欧洲和东盟文化、旅游、体育、经贸、教育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开展交流互动。据悉,欧盟喀尔巴阡山合作委员会代表团、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及多个欧洲和东盟的代表将应邀参会。
可以看出,郑州不再满足于做一名“常规承办者”,而是要以东道主之利,最大化释放平台价值——将投洽会转化为推动产业、拉动开放、提升国际能级的关键支点。在这一背景下,本届大会不再只是一场展会,更成为观察郑州如何布局未来、链接全球的一扇窗口。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